世人皆说今胜古,江山代有才人才。但是传统的东西有时候也是有着很好的效果的,甚至它所蕴涵的道理,不是今人能够不做深究就粗暴推翻的。今天就来说说,传统语文学习方法是的简单而有效。
传统语文学习方法是简单而有效的,概括起来六个字:熟读,精思,博览。
熟读——表达了三层意思:一是认真读;二是朗读;三是熟读成诵。
认真读。
清代学者崔学古曾提出读书的要求是:“毋增,毋减,毋复,毋高,毋低,毋疾;毋迟。
”宋代朱熹不仅强调要读得准确,还强调读的遍数要多,不能走马观花地读,他说:“凡读书……须读得字字响亮。不可误一字,不可少一字,不可多一字,不可倒一字。不可牵强暗记。只是要多诵遍数,自然上口,久远不忘。
”这样读书,古人明显强于今人。今天的课堂,屡见不鲜的是:课文已经学完,学生却没有认真地读过几遍,有的连基本的字词都不理解,甚至连读通顺都达不到。这样的前提下,语文教师在内容理解和人文涵义上的强行教学无非是沙上筑塔。
朗读。
朗读,就是琅琅上口地读、细细地读,熟读。经验证明:有的文章读一遍两遍不懂,读三遍四遍就懂了;有的文章读了前面不懂,读到后面就懂了;有的文章昨天读不懂,过些日子就读懂了。这便是古人说的“书读百遍,其义自见
”、“旧书不厌百回读,熟读精思子自知
”。从吸收和运用的角度来说,那些感情充盈的文章经过细读、熟读,琅琅上口,使“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,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
”(朱熹语),这时,文章那些词汇、句式以及表达方式等就储备到自己的语言仓库里,再经过吸收,到运用的时候,就拿得出来,拿出来就合用。从读的感情色彩来说,抑扬顿挫、错落有致地朗读,能让读者和作者达到共情、达成心通。清华大学附中教师韩军特别欣赏古人读书的方法,他强调“无字不能读
”,他读课程表、座次表、元素表,也读得抑扬顿挫、铿镪有声。当然,朗读,并不是在一个平面上简单机械地重复读,而是每读一次,都应有不同的目的和要求。如,初读,要读准确读通顺;细读,要理解内容,读出感情;精读,要抓住重点句段细加品味,感悟入情;熟读,则要积累语言,以至背诵。
背诵。
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老一辈做学问的人随口引经据典,如数家珍。说破了其实也没有什么,就是因为在他们记忆力旺盛的时候,下过一番多读、熟读的功夫。当前的学生在说话、写作中词汇贫乏、用词不当、文气不顺、语句不通,看上去好象是语法修辞的问题,实际上主要是读得太少,肚子里没有储备下足够的东西。只有通过多读、熟读,胸藏万壑,下笔才能辞直义畅,奔驰放达
我国的传统语文学习方式证明:强化“死记硬背”的训练,是语文学习走向成功的先决条件。古代科举考试,考生要想“金榜题名”,必须将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、《书经》、《礼仪》、《左传》等40多万字的书,全部精读背熟,此外还要看原文几倍数量的注释以及其他非读不可的经典、史书、文学书籍等。当然,人的记忆力是有明显年龄界限的,清人陆世仪在《论小学》中说:“凡人有记性、有悟性。自十五以前,物欲未染,知识未开,则多记性,少悟性;自十五以后,知识既开,则多悟性,少记性……
”“故人凡有所当读书,皆当十五以前,使之熟读……若年稍长,不惟不肯诵读,且不能诵读矣。
”陆世仪所说的“十五以前”,约等于现在的小学和初中。在这个阶段,机械记忆力最强,是一个人一生中记忆的黄金时期。这个时期记住的东西,终生难忘。所以古人对于像《四书》、《五经》这样的内容在“十五岁”以前并不要求理解,甚至连注解都不要求读,只要求熟读背诵。对于《三子经》、《百家姓》、《千字文》等蒙学读物也要熟读背诵,不要求过深的理解,除了作对联之外,也不进行写作方面的训练。古人这么做的主要原因是要充分利用儿童机械记忆力强的特点,尽可能多的让他们储备信息,至于理解可放到以后再说,就如牛儿吃草,先吞下去,然后再慢慢反刍。美学专家朱光潜总结自己的学习经历时强调:“私塾的读书程序实现背诵后讲解,在‘开讲’时我能了解的很少,可是熟读成诵,一句一句地在舌头上滚下来,在儿童时却是一种乐事,……我现在所记的书大多都是儿时背诵过的,当时虽不甚了了,现在回忆起来,不断地有新领悟,其中的意味都是深长的。
”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也对传统语文教学的“背功”大加赞赏,曾说过一段发人深省的话:“我们传统的启蒙教育,发蒙时老师不做任何解释,就让学生大声朗读经文,在抑扬顿挫中,就自然领悟了经文中某些无须言说的神韵,然后一遍一遍地背诵,把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基本概念,像钉子一样地楔入学童几乎空白的脑子里,实际上就已经潜移默化地融入了读书人的心灵深处,然后教师再稍作解释,要言不烦地点拨,就自然‘懂’了。即使暂时不懂,已经牢记在心,随着年龄的增长,有了一定的阅历,是会不解自通的。
”等到了“十五岁”以后,学生有了相当的储存,理解能力也有了相当的发展,这个阶段就可以逐渐进行研究了,背诵也更多地是在理解的基础上的背诵。
精思。即不但要熟读,还要精思,这是传统语文学习的又一条经验。
崔学古曾经说过:“得趣全在涵泳。
”读书不“涵泳”就不能“得趣”。涵泳是什么?就是揣摩、玩味,也就是“精思”。朱熹有著名的“口到、眼到、心到
”论,其中的“心到”,就是强调的读书要多思考。比如,他说:“读书须是仔细。逐句逐字,要见着落。若用工粗,不务精思,只道无可疑处。非无可疑,理会未到,不知有疑尔。
”
对此,我国现代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指出:“……阅读方法不仅是机械地解释字义,记诵文句,研究文法修辞的法则,最要紧的还是在多比较、多归纳、多揣摩、多体会,一字一语都不轻轻放过,务必发现它的特性。惟有这样阅读,才能够发掘文章的蕴蓄。没有一点含糊。也惟有这样阅读,才能够养成用字造语的好习惯,下笔不致于有误失。
”(引自《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观点》,见《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》第59页)“读过一节停一停,回转去想一下这一节说的什么,这是个好办法。读过两节三节,又把两节三节联起来回想一下。这个办法可以使自己经常清楚,并且容易记住。……读一遍未必能够,而且大多是不够的,于是读第二遍第三遍。读过几遍之后,若还有若干地方不明白不了解,就得做翻查参考的功夫……
”。(引自《中学国文学习法》,见《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》第124页)
读书要“精思”的好处:
首先,精思使读书真正有知识的收获。孔子说:“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
”。其次,精思可以使读书者获得读书的本领和技巧。在精思的过程中逐渐养成揣摩和玩味文字的习惯。第三,精思可以锻炼人的毅力和耐心。
博览。
博览就是广泛阅读。明末清初的语文教育家唐彪说:“从古未有只读四书一经之贤士,亦未有只读四书一经之名臣。故欲知天下之事理,识古今之典故,欲作经世名文,欲为国家建大功业,则诸子中有不可不阅之书,诸语录中有不可不阅之书,典制志记中有不可不阅之书,九流杂技中有不可不阅之书。
”所以,“学者读文,不可专趋一体,必情浓虚实、长短奇平并取
”(唐彪语),读书要博览不同内容和多样体裁的作品。
应该说,语文学习中,“博览”是有效之法。古往今来,凡堪称文学大家的,无一不是善于博览之人。例如,有人向欧阳修请教如何写好文章的问题,他说:“无它术,惟勤读书而多为之,自工。
”鲁迅先生在一封书信中也说:“文章应该怎么做,我说不出来,因为自己的作文,是由于多看和练习,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。
”多读、多看就是“博览”。所以,我们今天的语文学习还是要继承和发展这一传统学习方法。
在当前的背景下,应该怎样汲取“博览”的经验?我认为要把握好两个层次。
首先,把握好精读层次。即在“课标”指导下的教材选文,是编者精心选择的经典之作,是学生语感能力形成发展的宝贵资源和凭借,作为学生一定要多读多诵,要“读得字字响亮。不可误一字,不可少一字,不可多一字,不可倒一字。”对于其中的精读课文,要求每篇都“使之熟读”,最好每篇都要背诵。这是语感形成的必由之路。在此基础上,我们才有资格谈理解感悟。
其次,把握好广泛阅读的层次。吕叔湘先生说过:“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,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,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。我想自己大概是三七开吧,也就是说,百分之七十是得之于课外阅读。
”可见,课外阅读“博览”的重要。当然,怎样才能保证课外阅读的持久有效性?我认为,首先要有读的行动,读起来了,慢慢才能品尝课外阅读的乐趣,进而养成课外阅读的兴趣和习惯。对于学校教师指定的阅读篇目,一定要边读边交流,读了一阵子,就和同伴交流学习体会;其次,读书有些想法,就要动笔写一写,不要强调字数,随意挥洒,但是应该保存好,时常翻翻,自我勉励促进。
-------------本文结束感谢您的阅读-------------